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农业局《衡阳市2012年秋冬种生产工作意见》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有关单位,驻衡国省属单位:
市农业局《衡阳市2012年秋冬种生产工作意见》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O一二年十月十二日
衡阳市2012年秋冬种生产工作意见
市农业局
二O一二年十月十二日
秋冬季农业生产是我市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市农村经济、农民收入中占有较大比重,抓好秋冬种生产对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以及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切实抓好今年全市秋冬种生产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稳粮增收、扩面增效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因地制宜,按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突出优势作物,强化政策引导,通过办点示范,辐射带动全市秋冬作物持续稳定发展。
二、工作目标
重点发展油菜、蔬菜、绿肥、马铃薯等优势作物,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全市计划秋冬种生产面积470万亩,其中油菜270万亩,蔬菜90万亩,绿肥90万亩,马铃薯9万亩,其他秋冬作物11万亩(计划任务详见附件1)。主要公路沿线采取“三花”混播,确保秋冬种作物覆盖率达85%以上,实行绿色过冬。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秋冬种生产。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有关秋冬种生产工作会议精神,提高对秋冬种生产重要性的认识,把秋冬种作为一季重要的农业生产来谋划。要充分认识到抓好秋冬种生产是促进农业稳定增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现实需要;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是改良土壤,培植地力,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
(二)强化秋冬种办点示范
我市秋冬种生产要实行“万、千、百”多层次梯级示范。全市创办高标准示范片19个,其中省部级12个,市级7个(具体见附表2)。油菜重点抓好5个“稻稻油”万亩油菜示范片,2个多村连片“稻稻油”油菜示范片。油菜目标单产125公斤,双季稻单产为900公斤。绿肥省级示范片1个,市级示范片6个,省级示范片面积达4000亩以上,市级在2000亩以上。鲜草亩产稳定在1500公斤至2000公斤,蔬菜省级示范片4个,市级示范片1个,省级示范片面积在1000亩以上,市级在500亩以上,全程质量监测合格,单产比上年增加5%以上。各县市区要根据本地资源特色,办好2至多个500亩以上秋冬种示范片,每个乡镇要办好1个200亩以上秋冬种示范片。
(三)全面提高生产科技水平
各县市区要加强秋冬作物各项关键技术的完善、组装、配套,努力提高秋冬种生产科技含量。一要因地制宜推广优良品种。按省厅要求,油菜要大力推广丰油730、沣油520、湘杂油631、亮油9号、兴地油1号等双低杂交油菜品种。蔬菜要大力推广产量高、品质优和适销对路的优良品种。马铃薯要重点推广鄂马铃薯5号、湘马铃薯1号等脱毒马铃薯种薯。绿肥要大力推广湘肥3号、浙紫5号等新品种。二是要加大配套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力度。油菜要大力推广适时早播、培育壮苗、开沟分厢、普施硼肥和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技术。马铃薯要大力推广高垄双行高产栽培技术、稻草地膜双层覆盖高产高效种植技术。蔬菜要广泛应用高效低毒农药、生物农药、有机肥,全面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绿肥要根据稻田耕种制度与栽培技术特点,集成推广争全苗、育壮苗、促春发、防病虫等综合配套栽培技术,适时播种、开好“三沟”(主沟、围沟、厢沟),大力推广“三花”即紫云英、肥田萝卜(满园花)、油(腊)菜混播技术。三要抓好适用农机的示范和推广。针对农村劳动力缺乏的问题,大力推广适应的秋冬种生产机械,特别是加强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示范推广。四要抓好防灾减灾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协作,搞好气象预测预报,制订应对冬季冰雪灾害和春季低温阴雨灾害危害的应急预案。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搞好病虫害综合防治,努力降低自然和生物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五要抓好生产指导和服务。各地要在制订秋冬种生产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迅速落实好面积。采取举办专题培训、开展科技下乡、开通农技服务热线、发放技术宣传资料等有效形式,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在关键农事季节,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服务,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
(四)推进产业化开发
各级农业部门要重视秋冬种生产产业化开发,狠抓产后农产品流通,实现多层次、多环节增效。一是大力推进优质原料基地建设,实现“一乡一品”、“一村一品”。推进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建设稳定的优质原料基地。二要加快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创新“企业+农户”、“市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流通形式,进一步健全农产品产、供、销服务网络,积极开拓市场。三要扶持冬种大户,要采取有力措施,支持开展土地流转或季节性土地流转,推动规模化经营,重点扶持一批冬种生产大户。四要积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打造精品名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要把秋冬种生产作为当前农业工作的中心任务。粮食生产领导小组应肩负起秋冬季农业生产的组织领导工作,集中精力,集中时间做好宣传发动与组织工作,引导大户和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及广大农户落实冬季种植计划,确保秋冬季生产工作顺利进行。
(二)落实工作职责
各地在分配好秋冬种生产计划的基础上,强化责任落实,迅速形成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农业部门集中精力专门抓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格局。各级按照办点示范工作方案,落实示范地点,安排专门力量驻村办点,将种植计划落实到农户和丘块。
(三)加强检查督促
各地要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切实加强本地区秋冬季生产工作的检查督促,采取定期督查、跟踪督查和现场督查等形式,确保冬季农业“五落实”,即组织落实、任务落实、工作落实、技术落实和经费落实。
(四)加大投入力度
各县市区要按照中央、省、市有关部门的要求,加大秋冬种投入力度,产粮大县和油菜生产大县要从大县补贴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冬季农业生产,重点支持育苗和示范片建设,特别是各级财政要安排好专项资金,由政府统一采购“三花”混播的种子,安排专人负责,保障主要公路沿线秋冬种作物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