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峰区水利和移民局精准扶贫三年巩固行动工作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 2017-06-02 00:00:00
来源:区水利和移民局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脱贫攻坚工作文件精神,根据区委办《关于组织开展雁峰区精准扶贫三年巩固行动工作方案》(雁办发[2017]13号)要求。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 基本原则

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两不愁三保障

为总目标,以“精准扶贫、不落一人”为总要求,通过组织党员干部访民情、听民声、解民难,具体帮助一批贫困群体创业致富、脱贫解困,使“两线合一,精准帮扶”活动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暖心工程”、改善贫困群体生产生活状况的“民生工程”、提高人民群众对党委、政府工作满意度的“满意工程”,进一步加快全区精准脱贫攻坚步伐。

二、工作目标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把改善民生作为水利和移民扶贫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贫困对象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安全饮水、农田水利等民生水利问题,改善移民生活生产条件和人居环境,提高贫困移民生活质量和水平。

二是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统筹考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水利和移民扶贫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以解决贫困户反映强烈的饮水问题为重点,同时兼顾其他水利事业发展。

三是坚持点面结合、因地制宜。根据贫困户所在村组的资源环境状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水利设施情况,因地制宜确定水利工程和移民产业开发项目,加强技术指导、资金投入,充分发挥项目效益。

四是坚持多措并举、注重实效。结合对口帮扶,采取资金、项目、技术等多种扶贫措施,举全局之力,加强对贫困村组的支持,促进脱贫致富的步伐。

三、帮扶内容

1、农村饮水安全。采取配套、改造、联网等措施,实施差别化扶持政策,加大贫困村贫困户农村饮水巩固提升投入,对管网延伸、配套完善等工程优先覆盖贫困村。同时,全面推进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全面提升农村供水的保证率。力争到2020年,全区饮用水普及率达81%,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贫困人口饮水问题解决率100%。

2、小型农田水利。全面推进帮扶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工程建设,同时对骨干塘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等项目向贫困村倾斜,着力解决贫困村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

3.开展“大走访、大摸排”行动。驻村工作队、包户党员干部进村入户,逐户摸排,切实掌握建档立卡特殊困难对象的生活现状、实际困难,并积极帮助解决;按照“访一次民情、走一次亲戚、写一篇日记、吃一顿农家饭、叙一次家常、讲一堂政策、办一件实事、干一天农活、交一篇调查报告、定一个脱贫计划”的“十个一”要求,把党和政府对贫困群众的关怀扶持送进千家万户。(脱贫计划一律填写到《扶贫手册》上)

4.实施产业扶贫。一是实施精准扶贫产业发展。整合涉农资源,对贫困移民户在资金、技术、项目上予以倾斜,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养殖、规模种植、农家乐、自摘果(菜)园、生态餐厅等产业扶贫项目。二是建立“公司(企业、基地)+贫困移民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鼓励贫困农户以土地收益入股,优先聘用贫困移民用工。三是结合土地山林流转、租赁或入股,探索移民资金出资折股到贫困移民户的资产受益方式。

5.开展“精准培训”活动。在驻点村重点开展新型农民产业技能培训(电子商务、交通工程施工、电梯维修与安装、家政服务、养殖家禽及其他就业技能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柑橘、核桃、生态农业)等技能培训,培训2期57人,实现培训一人致富一户目标。

四、有关要求

㈠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确保此次活动的顺利推进,由局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活动开展。罗东峰同志负责牵头抓总,余冬梅同志具体负责,彭江佑同志负责组织协调日常工作。真正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股室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

㈡加大投入,强化保障。在大力争取国家、省、市资金上,重点对贫困村在防汛抗旱、农田水利、小山塘整治等资金上给予优先安排。水利资金的安排上注重三个结合。即与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相结合、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整合水利和移民资金,确保帮扶资金投入政策落实到位,原则上60%的移民资金投向移民贫困村。帮助移民村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帮助贫困移民户发展产业增收。

㈢加大宣传,注重引导。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精准扶贫的战略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论述,大力宣传扶贫开发政策,为水利和移民扶贫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同时,扶贫工作队员要把上级有关水利和移民方面文件、政策宣传到村、到组、到人,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鼓励他们树立自力更生致富的信心。

  

 

雁峰区水利和移民局

2017年5月24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