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经济发展大局的重大民生工程。如何让老旧小区改造在旧貌换新颜的同时,更好地惠及民生、焕发新活力?近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开展以来,湖南省衡阳市雁峰区将老旧小区改造纳入整治住房民生问题重点实事,构建“入户访题、纪委督题、部门答题、群众评题”机制,推动一个个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南岳第一峰提质改造项目就是其中的一个生动缩影。
入户访题——走街入户听民意。南岳第一峰提质改造项目包括“三路三巷三片”(“三路”即雁城路、湘江南路、雁峰路,“三巷”即龙船巷、福寿巷、鲁班巷,“三片”即雨花亭片、图书馆片、首峰小区片),涉及居民5413户,此前由于基础设施年久老化,房屋破旧漏雨、污水横流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生活质量,造成不少居民搬离,社情民意较为复杂。要推动项目加快上马落地、惠及更多群众,离不开群众的支持,更需要集中群众的智慧。为此,雁峰区各级部门经常性深入周边的街头巷尾、群众家中和项目一线,开展“纪检监察与人民同行”“首峰夜话”“逢四说事”、敲门行动、屋场恳谈会等各类活动110余场次,并依托“互联网+监督”“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线上平台,畅通民意征集渠道。共吸收居民旧改合理化意见263条,推动现场协调化解施工矛盾281次,打通堵点196个,通过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得到了群众理解、信任、支持和参与,有力推动了项目加速落地,例如项目中的雨花亭片区仅用时60天就高效和谐地完成了199户房屋征拆和搬离工作。
纪委督题——跟踪服务强保障。为护航南岳第一峰提质改造项目,自项目启动伊始,区纪委监委就组建了高规格的督查督导专班,选派经验丰富的班子成员担任项目监督员,直接嵌入项目,全程抓好跟踪服务保障。出台完善“一周一督查、一周一通报”的督查督导机制,围绕项目手续办理、资金筹措、施工进度以及项目指挥部相关人员担当履职、廉洁用权等重点环节和事项,开展暗访督查80余次,参与项目指挥部“三重一大”会议监督30余次,印发督查通报32期,下达督办函9份,督促整改落实项目手续办理滞后、项目施工进度缓慢以及周边市容市貌等方面问题40余个,针对党员、干部违规搭建、拆违控违履职不力等问题追责问责3人。在严明纪律要求、促进项目廉洁高效建设的同时,区纪委监委坚持严管厚爱结合,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出台《关于护航旅发大会、激励干部敢为的十条措施》,从护航项目建设、澄清不实举报、审慎规范问责等10个方面,释放鲜明信号,激励干部在项目建设中担当尽责、敢为善为,为干部减负赋能,为项目拔钉清障,“十条措施”经验做法得到央广网、湖南日报、三湘风纪等央媒省媒推介。
部门答题——多方联动惠民生。老旧小区改造涉及方方面面,必须群策群力、多发联动,合力攻坚克难。针对雨花亭社区“水质差、水压小、供水不稳定、居民用水困难”问题,通过协调住建、供水、城管、街道等市区两级职能部门和属地部门,共投入400万元,改造二次供水管道及安装新水表,解决了困扰600余户居民数十年的“用水难”问题;针对雨花亭1-5号、万花园39-48号(现福寿广场用地)拆迁未安置问题,通过积极协调,成功解除了原唯骐房地产开放商与圆觉庵东侧的雨花亭1-5号、万花园39-48号的拆迁合同经济纠纷,和谐化解了该处25户居民12年拆迁未安置的历史陈疾。同时,为突出为民惠民,提升人居环境、打造中心城区“家门口花园”,改造坡屋面房屋104栋,墙面修补粉刷136栋,改造自来水管4500米,安装消防水管3500米。改造落水管9600米,新修建雨污排水管1万米,疏通维修雨污排水管5000米,建设维修公共厕所8个,新安装化粪池16个,清理维修化粪池12个。整个项目方位内共改造线路20000米,安装旅游路灯68盏,照明路灯40盏,设置开放旅游和居民生活车位约800个,电瓶车充电桩36个,给老百姓们带来了可感可触的实惠,实现城市“更新”与“民心”同频共振。
群众评题——融合共建焕新机。在推进项目建设过程中,雁峰区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充分挖掘本土红色文化、大雁文化、船山文化、廉洁文化,打造社区、街区、景区“三区融合”,探索城市更新和文旅发展相融合、政府引导和市场主体相结合、文旅项目和民生改善相互促进的首峰模式,坚持招商即运营、开工即运营,引进广东金马投资1.2亿元,打造了城市新地标“雁城之星”摩天轮和全国首个以“雁文化”为主题的亲子乐园。已新增市场主体200余个,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预计年接待游客量600万人次以上,可实现营业收入3.5亿元,共惠及居民 5413户、共21355人,居民群众纷纷赠送锦旗表达对党委和政府的感激之情。随着项目的推进,打造了城市新地标与市民会客厅,搬出去的居民纷纷搬回,“流量”变“留量”,老百姓的生活更有“温度”,在家门口找到了“诗与远方”。(曾祥君、邓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