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2019雁峰区政务公开工作要点专栏 > 政策措施 > 乡村振兴战略 > 重点工程

衡山科学城启动区一期PPP项目拟审批公示

  经审议,2019年07月22日,衡阳市生态环境局雁峰分局拟于近日内批准《衡山科学城启动区一期PPP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现就项目环评相关情况予以公示5个工作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向我局来信来电进行反映。

  联系电话:0734-8799113 

  联系地址:衡阳市雁峰区蒸湘南路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项目名称 

衡山科学城启动区一期PPP项目 

建设地点 

湖南省衡阳市雁峰区岳屏镇 

建设单位 

衡山科学城管理委员会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湖南绿鸿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概况 

建设内容:拟投资179551.93万元于湖南省衡阳市雁峰区岳屏镇衡山科学城内建设衡山科学城启动区一期PPP项目。本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527729平方米,约791.59亩,主要包括4个子项目:(1)红树林标准厂房三期;占地面积60000m2,建筑面积80000m2;(2)保障性住房:占地面积58667 m2,建筑面积为118420 m2;(3)人才公寓:占地面积31612 m2,建筑面积为19034.47 m2;(4)六条道路及四条地下管廊:衡山大道一期(含地下管廊)、科学城大道(含地下管廊)、二环西路北段(含地下管廊)、慧谷路东段(含地下管廊)、雁宏路、三江路,道路总长9890m,地下管廊总长7510 m。项目环保投资2550万元,占总投资的1.4%。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环境影响分析: 

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施工期大气污染影响分析 

施工废气主要为主体结构施工、运输过程产生的扬尘及施工车辆产生的废气、施工人员生活产生的油烟、建筑物装修阶段的废气、道路铺设中的沥青烟气等。 

(1)扬尘 

扬尘主要来自沙石料堆放、混凝土搅拌、建筑材料(白灰、水泥、沙子、石子、砖等)的现场搬运及堆放产生的扬尘、路基施工中挖土、填方、推土、挖运土方作业扬尘;运输车辆产生的道路扬尘。由于施工尘土的含水量比较低,颗粒较小,属于易飞扬的物料,影响范围随风速的加大会扩大影响范围。扬尘量与施工现场条件、管理水平、机械化程度及施工季节有关。评价采用类比法,利用已有的施工场地实测资料对大气环境影响进行分析。 

抑制扬尘的一个简洁有效的措施是洒水。如果在施工期内对车辆行驶的路面实施洒水抑尘,每天洒水4~5次,可使扬尘减少70%左右。施工场地洒水抑尘的试验结果见下表。由该表数据可看出对施工场地实施每天洒水4~5次进行抑尘,可有效地控制施工扬尘,并可将TSP污染距离缩小到20m范围,能极大地减少对周边环保目标的影响。 

(2)车辆及机械废气 

运输车辆和施工机械在运行中将产生废气,主要含有CO、NOx等污染物。废气排放局限于施工场内和运输沿线,为非连续性的污染源,且施工场地、运输路线地势开阔,易于通风。建设单位需规划好施工车辆的运行路线,尽量避开生活区和人流密集的交通要道,避免交通堵塞及注意车辆维修保养,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装修废气 

涂料的组成一般包括膜物质、颜色、助剂和溶剂。涂料使用后其中溶剂将百分百挥发到大气中去。据了解这些溶剂有苯类、丙酮、醋酸丁酯、丁醇、甲醛、水等50多种挥发物。该气体除水之外都产生恶臭,经呼吸道吸入后可能引起眩晕、头痛、恶心等症状,有人经接触可能引起过敏皮炎等,有毒溶剂的严重影响可能引起气喘、神态不清、呕吐等急性中毒。溶剂以不同浓度和无组织排放形式挥发至大气中去,并在项目周边弥漫扩散,污染周围的环境和敏感目标,对周边工作人员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对于施工装修期使用的涂料、油漆等建筑材料散发甲醛、苯酚等有机气体的防治,装修应满足相应国家标准要求,提倡使用无苯环保型稀释剂、环保型油漆等环保材料,减少装修阶段有机废气的排放,同时装修时注重开窗通风,加强空气流通,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装修阶段有机废气的影响。 

(4)燃料废气 

施工营地使用液化石油气等清洁燃料,施工人员就餐产生的油烟较少,对环境影响较小。 

(5)沥青烟气 

道路建设过程中,沥青烟也是一个主要的空气污染源。本项目采用沥青路面,所需的沥青混凝土均在市面上采购,故散发沥青烟主要来自沥青路面施工现场由车辆倾倒时散发大量沥青烟;摊捕、碾压过程中散发的沥青烟。本项目所用沥青全部为外购的商品沥青,仅在摊铺过程中有少量的沥青烟,影响范围基本局限在路基两侧10米范围,挥发量较少,对周边环境影响很小。 

为减小项目施工对环境空气质量和敏感点的影响,建设单位应制定项目施工扬尘污染控制方案,将防治扬尘污染的费用列入工程概算,明确专人负责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控制工作;在施工合同中,建设单位须与施工单位明确各自在扬尘污染控制中的职责。并在施工中应做好如下防治措施: 

①建议将施工原料堆场尽量远离厂界设置,以减小施工过程扬尘对敏感点的影响。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密闭存放;易产生扬尘的砂石等散体材料,应设置高度不低于0.5米的堆放池,位于工地主导风下风向,并采取覆盖措施。对施工现场实行合理化管理,使砂石料统一堆放,水泥应在专门库房堆放,并尽量减少搬运环节,搬运时做到轻举轻放,防止包装袋破裂。 

②进出工地的物料、渣土、垃圾运输车辆,应尽可能采用密闭车斗,并保证物料不遗撒外漏。若无密闭车斗,物料、垃圾、渣土的装载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车斗应用苫布遮盖严实。苫布边缘至少要遮住槽帮上沿以下15厘米,保证物料、渣土、垃圾等不露出。车辆应按照批准的路线和时间进行物料、渣土、垃圾的运输。 

③施工应按照《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要求,施工现场必须设置封闭围挡,高度不小于1.8m。围挡底端应设置防溢座,围挡之间以及围挡与防溢座之间无缝隙。对于特殊地点无法设置围挡、围栏及防溢座的,应设置警示牌。 

④遇到干燥、易起尘的土方工程作业时,应配备足够的水泵,用于洒水压尘,尽量缩短起尘操作时间。当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空气质量指数201-300)和气象预报风速达5级以上时,停止爆破、土方和拆迁施工,并做好覆盖工作;当空气质量为中度污染(空气质量指数151-200)和风速达4级以上时,停止土方施工,并每隔2小时对施工现场洒水1次;当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空气质量指数101-150)时,应每隔4小时对施工现场洒水1次。 

⑤建筑材料和垃圾运输车辆净车出场。各施工阶段应有专职环境保护管理人员,其职责是指导和管理施工现场的工程弃土、建筑垃圾、建筑材料的处置、清运、堆放,场地恢复和硬化,清除进出施工现场道路上的泥土、弃料以及轮胎上的泥土,防止二次扬尘污染。 

⑥使用商品混凝土。 

⑦在进行产生泥浆的施工作业时,配备相应的泥浆池、泥浆沟,废浆采用密闭式罐车外运。在施工工地内,设置车辆清洗设施以及配套的排水、泥浆沉淀设施;运输车辆装载适度,在除泥、冲洗干净后,方可驶出施工工地。 

⑧制定水土保持方案,减少水土流失。 

⑨)在沥青路面铺设中,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应注意控制沥青的温度,以免产生过多的有害气体。铺沥青混凝土时最好有良好的大气扩散条件,沥青混凝土铺设时间最好在有二级以上的风力条件下进行,以避免局部沥青烟浓度过高。 

⑩沥青铺摊施工采用温拌沥青技术,根据相关研究,常规沥青的混合及铺摊温度为160℃~180℃,采用温拌沥青技术可以在110℃达到要求,可以减少80%苯并[a]芘的排放。沥青摊铺施工时要加强施工人员劳动健康保护,对摊铺机驾驶员及周围工作人员的呼吸防护,配备活性炭口罩等防护品,必要时佩戴防毒面具,减小对人体的伤害 

在采取上述措施,工程对周边环境和敏感点的影响随着工程结束也随即停止。 

2、施工期水污染影响分析 

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有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 

施工废水主要来源于混凝土冲洗、养护等作业中多余或泄漏的污水,以及清洗机具、运输车辆、场地卫生清洁等污水,清洗废水经沉淀后循环使用,对环境影响较小。 

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主要来自施工管理区的粪便、淋浴洗涤以及公用设施等,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和氨氮。本项目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简易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市政污水管网。据调查,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经简易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掏用作农肥,由于生活污水产生量少,目前周边尚未配套污水管网,因此采取此措施可行。 

为尽量减小施工期间的水环境污染,建议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①水泥、黄沙、石灰类的建筑材料需集中堆放,加强施工区域的表面覆盖,减少暴雨侵蚀,及时清扫施工运输过程中抛洒的上述建筑材料。 

②避免施工机械在施工过程中燃料用油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定时清洁建筑施工机械表面不必要的润滑油及其它油污,尽量减小建筑施工机械设备与水体的直接接触。 

③其他施工废水沉砂以后用于洒水降尘,沉淀池内淤泥必须定期清理,及时运往垃圾场填埋处置;施工应尽量避开雨季,尽量避免雨天施工。 

3、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 

施工期的主要噪声源是施工建设使用的各类施工机械产生的振动噪声以及原材料运输时车辆引起的交通噪声,施工机械大都具有噪声高、无规律、突发性等特点,如不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往往会产生较大的噪声污染。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机械的噪声为主要噪声源,若考虑施工厂界围挡、周边树木的噪声衰减作用,按减噪3dB(A)考虑,则: 

①土石方阶段:昼间施工机械距离场界20m处、夜间施工机械距离场界80m处可达《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规定的昼间≤70 dB(A)、夜间≤55 dB(A)的标准。挖土机、空压机、液压打桩机距场界距离尽量大于以上值,当小于以上距离时,需采取措施如:增加临时隔声屏障等,对施工噪声进行隔声减噪,确保场界噪声达标。 

②底板与结构阶段:昼间施工机械距离场界40m处、夜间施工机械距离场界200m处可达《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规定的昼间≤70 dB(A)、夜间≤55 dB(A)的标准(振捣机夜间使用时距离300m处仍超过夜间标准限值)。施工机械距场界距离尽量大于以上值,当小于以上距离时,需采取措施如:增加临时隔声屏障等,对施工噪声进行隔声减噪,确保场界噪声达标。混凝土输送泵、振捣机应尽量在昼间运行。 

③装修安装阶段,昼间施工机械距离场界40m处可达《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规定的昼间≤70 dB(A)的标准;在电锤、无齿锯、云石机使用时机械距场界300m仍超过《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规定的夜间≤55 dB(A)的标准,施工机械距场界距离尽量大于以上值,当小于以上距离时,需采取措施如:增加临时隔声屏障等,对施工噪声进行隔声减噪,确保场界噪声达标。电锤、无齿锯、云石机应尽量在昼间运行。 

④道路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昼间施工机械距离场界10m处可达《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规定的昼间≤70 dB(A)的标准;在平路机使用时距场界60m、其他机械10m能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规定的夜间≤55 dB(A)的标准,施工机械距场界距离尽量大于以上值,当小于以上距离时,需采取措施如:增加临时隔声屏障等,对施工噪声进行隔声减噪,确保场界噪声达标。平路机应尽量在昼间运行。 

若不能满足距离要求,需给机械设备上隔声罩等降噪措施,确保场界噪声达标。为确保场界噪声达标,环评建议施工中采取如下措施: 

①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比较大,对现场施工人员,特别是机械操作人员带来很大的影响。为此,建议在声源附近的施工人员配备防噪声耳罩,合理安排人员,使他们有条件轮流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时间,高噪声作业机械尽量远离声环境敏感区。 

②合理选择施工机械、施工方法、施工现场,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对施工设备进行维修保养,避免由设备性能减退使噪声增强现象的发生。 

③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施工时间严格限制在每日7时至12时和14时至22时,禁止夜间施工,以免影响居民休息。施工期夜间连续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必须提前到环保部门办理施工手续,并提前进行公示。 

④施工机械集中处需注意有一定的施工场地,施工场地范围的确定参考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⑤在施工场地周围设围挡,减少推土机、挖掘机、混凝土输送泵等设备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⑥应加强与周边居民的沟通工作,尽量减小施工阶段各类污染对其影响。 

⑦必要时建立临时隔声屏障。 

施工期应加强管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施工场界噪声达标。 

4、施工期固废影响分析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废弃土方、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 

本项目总计挖方1604593m3,填方24545703m3,经内部土石方平衡后,还需土方22941109m3,本项目可接纳市内其他基础建设项目多余土方作为本项目填方使用,本项目不设取土场。考虑到建设过程中开挖时序,项目产生的临时土方应按照规定在项目地块指定区域暂存,不得随意堆放和抛弃。 

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垃圾产生量约为40kg/m2(建筑面积),本项目建筑垃圾产生量约为8698.16t。建筑垃圾由施工单位及时清运,并按市容卫生主管部门规定处置。 

项目施工时高峰时施工人员及工地管理人员约50人。工地生活垃圾按0.4 kg/d?人计,产生量为0.02t/d。废包装袋回收综合利用,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送至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 

施工过程中的固体废物能得到妥善处置,对区域环境影响较小。 

5、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对区域生态完整性和稳定状况影响分析 

本项目完全实施后,土地利用类型发生改变。根据实地调查,用地范围内主要为农用地,自然植被和农作物覆盖度较高,工程建设会造成植被破坏和生物量损失。但由于所破坏的植被大部分为人工林和农作物,易于恢复。因此,只要人为破坏因素消除,加以植树造林和施工迹地绿化,不会影响到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恢复后的植被会发生正向演替,生态系统抵御内外干扰的能力较强,施工活动对植被的空间分布和异质状况没有明显影响。 

因此,项目施工对区域生态完整性和稳定性不会造成明显影响。建议在施工活动过程中,尽量控制施工作业带范围及临时用地范围,尽量保留和利用用地范围内的林木作为绿化,减少植被破坏量。 

(2)对区域动植物和生物多样性影响分析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自然发展的结果,保护生物多样性即保护丰富的生态系统和动植物资源,重点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生物多样性是自然为人类留下的最为宝贵的生态财富,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和根本目的。 

本项目选址范围内为农用地,自然环境好,植被覆盖率高,生物多样性中等。工程施工后,土地平整、开挖及临时占地等会破坏动植物等的生境条件,造成生物量的损失。根据现场调查和收集资料,拟建项目用地范围内分布的主要为常见动植物生物物种,没有珍惜濒危动植物物种分布,因而项目施工期只会引起某些植物数量减少,使区域内动物暂时躲避逃散到附近适宜居住地,不会引起物种灭绝,对项目区生物多样性基本无影响。建议在项目后期绿化及花卉等种植时,要慎用引进外来物种,避免引起“生态入侵”现象。 

(3)水土流失影响分析 

项目场地平整、基础开挖等施工活动将扰动地表,破坏植被,裸露的地表在雨水淋溶和冲刷下,造成局部水土流失。 

施工期间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降雨、地表开挖和弃土填埋,项目所在地衡阳市年均降雨量1337.4mm,多暴雨,降雨量大部分集中在雨季(4月、6月)。夏季暴雨较集中,降雨大,降雨时间长。这些气象条件给项目建设施工期的水土流失带来不利影响。土建施工是引起水土流失的工程因数,在施工过程中,土壤暴露在雨、风和其它干扰之中,另外,土方填挖,陡坡、边坡的形成和整理,会使土壤暴露情况加剧。施工过程中,泥土转运装卸作业过程和堆放时,都可能洒落和造成水土流失。同时,施工土壤结构会受到破坏,土壤抵抗侵蚀的能力将会大大减弱,在暴雨中由降雨所产生的土壤侵蚀,将会造成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 

施工过程中土方填挖,边坡的形成和整理会使土壤暴露情况加剧;同时,土壤结构因施工受到破坏,土壤抵抗侵蚀的能力将会大大减弱,在暴雨中由降雨所产生的土壤侵蚀,将会造成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 

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先做好挡护,施工场地周围设置挡土板、导流沟防止水土流失,及时进行开挖面、边坡等的植被恢复。在临时存放的土堆表面喷洒覆盖剂或使用遮蔽材料,当土堆在雨季不能及时回填时,在其上面种植一些草本植物以防止水土流失。工程完工后,建设方将在项目范围内种植乔木、灌木和花草进行绿化,绿化率达到30%,将改变项目拟建地植被稀少的现状。 

因此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随着项目建设的完成、植被恢复和路面硬化,水土流失可得到有效控制。 

建议建设单位应进行专项水土保持评价,并针对项目的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⑷对景观的影响分析 

景观是构成视觉图案的地貌和土地覆盖物,是人们对诸如自然景物和各类建筑物等环境因素审美的综合反映。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开挖土石方、土地平整和清理场地等活动,造成大面积的裸露地表,加之施工期的建筑施工,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区域景观的和谐,施工迹地的植被绿化和恢复需要相当长时间,这种影响将持续3-4年,将破坏原有植被景观的连续性,但随着施工期的结束,景观将得到逐步的恢复和改善。 

①景观的生物恢复能力 

项目开发后,项目所在区域的生态系统发生改变,不可能恢复开发前的景观状况,由于区内的生态系统并无特殊性,且生物物种组成较为简单,对于大范围的景观生物恢复能力而言并无很大影响。 

②景观的异质性变化 

项目建设对大范围植被的空间分布和异质性状况基本没有影响,而且伴随基地绿化工程的建设,将使区内原来的生态体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亦即大量人工种植植物的引进,将使评价区存在增大异质性的倾向。拟建配套住宅小区的建设也将使当地简单的植被向亚热带植物群落演替,景观的异质状况还会进一步改善。因此,评价区自然体系抗御内外干扰能力没有受到明显的负面影响。 

为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施工中应采取如下措施: 

①根据所在区域降雨的时间、特点和天气预报等,合理制定施工计划,在暴雨前及时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减缓暴雨对开挖路面的剧烈冲刷,减少水土流失。 

②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在靠近科学城大道东侧边界沿线设置路堤墙,高约1.5m,防止下雨时裸露的泥土随雨水流入沿线撇污渠,出现大量水土流失。 

③路堤路堑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做好边坡防护,如护面墙、挡土墙,设置临时排水沟,特别是一些地质不良地段,可在坡顶外设置截水沟。 

④施工过程中同步建立沉淀池、排水管道等废水处理和排放设施,防止雨水径流造成的水土流失。 

⑤应加强表土临时堆场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在其周围修建挡土墙和排水沟,降雨前应适当采取措施对其进行覆盖。 

⑥施工结束后,及时对道路和临时用地进行复绿,复绿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暂存的表土,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绿化形式,建成立体绿化带,不留裸露地面,以减轻或防止水土流失影响。 

⑦开工前,对施工范围临时设施的规划要进行严格的审查,结合工程沿线情况,多利用现有道路或荒地作为施工便道或临时施工场地。既少占耕地、林地,又方便施工,施工工区等临时建筑尽可能采用成品或简易拼装方式,尽量减轻对土壤及植被的破坏。 

⑧道路沿线经过的经济林路段,各施工单位应尽量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对于道路不可避免占用的经济林路段,必须进行经济林的补偿工作。同时在沿线做好道路绿化工作。 

⑨建议项目在运营前,应尽快委托有资质单位编制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采取上述措施可避免或减轻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且这些影响是短期的,随着施工期结束,本工程建设不会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总之,项目施工期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是可逆的、短期的,项目建成后,影响即自行消除。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只要切实落实对施工产生的噪声、扬尘、废水、固体废弃物的管理和控制措施,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将得到有效控制。 

二、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废气主要有:居民厨房废气、停车场汽车尾气、垃圾站恶臭、道路交通尾气。 

(1)居民厨房油烟 

居民厨房油烟经抽油烟机处理后经油烟竖井引至屋顶排放,能满足建设部的相关要求,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2)停车场汽车尾气 

地面汽车尾气易于扩散稀释,通过加强场内绿化,可明显减小尾气排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地下车库经6次/小时的换气,及通过排风机的新鲜空气补充,地下室及排至地面上的废气能达到国家规定《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96)中的二级标准。地下车库通排风口设置于底层墙面,开设百叶窗口,排放口朝向绿地和花坛中央,避开住宅和居民出入口,不会影响周围及本项目居民生活、工作环境。 

(3)垃圾站恶臭 

垃圾收集站垃圾因含氨、硫化氢和甲硫醇、三甲胺等物质而发生恶臭。 

项目垃圾收集站恶臭产生情况:氨0.0558t/a,硫化氢0.0223t/a,恶臭强度2.5~3级。本项目地埋式垃圾站属于Ⅴ类小型垃圾站,与周围相邻建筑距离均>8m,满足规范关于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但是在夏季主导风向的影响下,对下风向的居民楼仍会有一定的影响,地埋式垃圾站采取密闭、定期消毒、清洁等措施,尽量减小地埋式垃圾站产生的恶臭对环境的影响。 

(4)道路交通尾气 

项目建成通车后区域环境空气中污染物排放量的大小与交通量成比例增加,与车辆的类型、汽车运行的状况以及当地的气象条件有关。类比我省其它道路环境预测及环境监测资料,在路边50米处CO、NO2的浓度较小,污染物浓度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为减轻交通尾气、扬尘的污染影响,可加强景观绿化设计,选择有吸附或净化能力的灌木、乔木种植多层次绿化带。在营运期,加强道路管理及路面养护,保持道路良好运营状态,减少堵车现象,同时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对道路上机动车辆尾气进行监测,禁止超标车辆上路的前提下,本项目营运期车辆排放的废气不会对本道路沿线大气环境质量造成大的影响。 

2、水环境影响分析 

标准厂房、保障性住房、人才公寓排放的废水为生活污水,废水产生量分别为43.25 t/d、220.58 t/d、45.56 t/d。标准厂房的废水经化粪池预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可排入铜桥港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对湘江水质影响小。 

3、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标准厂房建成后,企业入驻另行环评,企业生产产生的噪声污染源情况不在本环评中进行分析。 

(1)保障性住房、人才公寓噪声影响分析 

项目噪声主要来自社会生活噪声,配套设施噪声及汽车行驶产生的噪声。 

①社会生活噪声:主要指住宅区人群交谈、招呼产生的活动噪声,噪声级60~80dB(A)之间,该类噪声只对本建筑物内居民产生一定影响,可通过制定管理制度、张贴标语进行宣传教育等措施,确保场界噪声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4类标准要求,减轻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②配套设备噪声:主要指变压器等公用设施。变压器源强约在105-110dB[A]。 

变压器位于专用设备房内,建设单位拟对变压器安装采取减震措施,内墙四周及天花设轻钢龙骨,并均匀铺设50mm厚超细玻璃棉,用玻璃丝包裹,外用铝微穿孔板作护面吸声材料。隔声门应为双层钢板复合式结构,内填超细玻璃棉吸声材料,门厚100mm,经上述消声、吸声措施后,变压器噪声对周围声环境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设备噪声经处理后场界噪声达到标准要求,营运期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③汽车行驶噪声:对于进出小区的机动车而言,由于机动车产生的噪声强度较大(据调查约为65dB(A)~75dB(A)),尤其是启动、转弯、调头、关闭车门时噪声最大,会对声环境造成干扰。因此,对于车辆进入区内不可避免时,应合理安排和设计区内的道路布局及停车场位置,加强管理,对车辆在区内的行驶速度进行限制,使车流量和车速保持低而缓,限制行车噪声和汽车、摩托车报警声对居民的干扰,保证小区内部声环境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 

综上所述,该项目噪声经采取以上相应措施后,对周围环境和环保目标影响较小。 

4、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运营期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保障性用房、人才公寓的生活垃圾。本项目垃圾采用分类袋装处理,统一收集,集中存放,小区内沿道路每70m设有垃圾收集桶(箱),由专人负责收集。根据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47-2006),本项目地埋式垃圾站属于Ⅴ类小型垃圾站,与周围相邻建筑距离须≥8m。本项目地埋式垃圾站距周边居民楼的距离应满足规范关于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在夏季主导风向下,垃圾站臭气对下风向的居民楼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地埋式垃圾站采取密闭、定期消毒、清洁等措施,尽量减小地埋式垃圾站产生的恶臭对环境的影响。 

标准厂房入驻企业产生的各类固体废物应分类进行处理处置,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一般工业固废尽量回收利用,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 

5、“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一览表 

内容 

符合性分析 

整改措施与建议 

生态保护红线 

本项目周边无自然保护区、不在取水口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不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 

 

资源利用上线 

本项目营运过程中消耗一定量的电源、水资源等资源消耗,项目资源消耗量相对区域资源利用总量较少,符合资源利用上限要求 

 

环境质量底线 

本项目附近地表水、声环境、环境空气质量能够满足相应的标准要求;本项目废气对周边环境影响很小,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对环境影响很小,符合环境质量底线要求 

 

负面清单 

本项目不涉及负面清单 

 

公众参与情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