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优化营商环境 > 工作动态

雁峰: 用科技创新书写高质量发展靓丽“答卷”

 科技改变生活,创新成就未来。近年来,雁峰区强化科技创新核心地位和战略支撑作用,突出企业主体地位、突出科技成果转化、突出传统产业转型,使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让世界看到了更多的“衡阳智造”和“衡阳创造”。


  翱翔太空

  “衡阳制造”从雁峰走向全国


  9月8日清晨,2台大件运输车组在许广高速缓慢前行,上面搭载着2台1000MVA/1000kV变压器,车货重量是创纪录的409吨和405吨。这是国网特高压1000千伏南昌—长沙输变电工程的重大装备,制造商是特变电工衡变公司。

  当两台“巨无霸”“漫步”高速时,在恒飞电缆公司生产车间,双150连硫机组班长杨航在守着大橡套电缆护套机组。这位班长是雁峰区表彰的“优秀工匠”。

  近年来,雁峰区每年坚持表彰“优秀工匠”、“科技之星”、科技创新先进单位和科技创新引领者,形成了良好的导向,一批批高新产品在各企业“科技之星”手中研发出来。仅恒飞电缆,近年来就研发了-50℃氯化聚乙烯橡胶电缆、防火电缆、“石墨烯材料在电线电缆应用”、环保型超低温特种信号电缆等成果。这些成果又在以“优秀工匠”为代表的工人手中转化成一项项高新产品。正是这些工人们生产的特种电缆伴随着“长征”火箭、“神舟”飞船和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等翱翔太空,在太空中留下了中国人轨迹。

  紧张施工中的京张高速铁路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重要交通设施,是中国第一条采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智能化高铁,也是世界上第一条设计速度350千米/小时的高寒、大风沙高铁。经权威机构检测,金杯电工自主研发的单芯中压阻燃耐火电缆,完全满足京张高铁要求,成功中标该工程所有中压耐火电缆,并被列为湖南省百项重点新产品……

  这些产品诞生在回雁峰下,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衡阳制造”。


  高位布局

  高强度持续推进科技创新


  近年来,雁峰区高站位布局,高强度推进,出台了《培育建设省级创新型区工作方案》,配套制定了10余项创新政策,将创新纳入“十三五”“十四五”规划;去年实施了恒飞智能化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智慧城市等31个创新项目;财政激励科技创新支出超6000万元,建立了产业引导资金池,支持企业获授信60亿元;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签约上海交大、浙大、南华等7所知名高校,建立雁峰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火凤凰科创网等校企合作平台;建设雁峰区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等4家线上线下平台,引进科大讯飞、德威知识产权等创新服务机构58家;助力企业搭建研发平台,成功打造国家级创新创业基地2家,省级创新创业基地3家,省级众创空间1家,国家级和省级企业研发机构13家。

  拨云见日,金石为开。雁峰区持续不断地努力换来了累累硕果:从2016年至2020年,全区累计专利申请2571件,科技成果转化273项,技术合同交易额6亿元。去年,该区万人人均发明专利13.75件,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倍;高新技术企业从2015年的5家增至77家,年增幅57.1%。该区不少企业成了标准的制定者,到目前主持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47项,行业标准81项。

  “过去我们一条米粉生产线要20多人,8条线就要160多人。但米粉加工要上夜班,我们一直招工难,现实逼得我们向科技要生产力。”康洁食品公司负责人唐帆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已申报了15个发明专利,科技进步给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作为衡阳最大的米粉加工企业之一,该公司每天产米粉四五十吨。去年,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投入技改,大幅度提高了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一条生产线只要7人了,在节约成本的同时,还减少了人工干预和交叉污染,有助于确保食品安全。

  今年5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在衡阳主持召开“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新型节能输变电技术论坛、输变电产业集群高峰论坛,宣布特变电工衡变公司17项新产品通过国家级鉴定,这些都是该公司2018年—2021年自主研制的高科技产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