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区政府信息公开 > 财政资金 > 本级预决算公开
201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财税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奋斗目标,积极组织财政收入,优化支出结构,推进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监管,圆满完成全年财税目标任务, 有力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和谐发展。
(一)财政收入完成情况
2013年,全区完成财税总收入130130万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15.03%,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4797万元。
(二)财政支出完成情况
2013年,全区完成财政总支出52033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12695万元,增长30.55%;国防634万元,增长185.59%;公共安全3435万元,增长29.33%;教育8891万元,增长1.06%;科学技术47万元,减少16.07%;文化体育与传媒154万元,减少50.8%;社会保障和就业11971万元,增长18.69%;医疗卫生5473万元,增长8.57%;环境保护697万元,增长480.83%;城乡社区事务4433万元,增长0.57%;农林水事务1842万元,减少16.61%;交通运输55万元,减少75.88%;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68万元,减少88.59%;商业服务业等事务42万元,减少79.21%;住房保障支出612万元,增长2.51%;粮油物资储备事务20万元;其他支出964万元,增长0.1%。
(三)财政收支平衡情况
2013年,我区本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479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4468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870万元(含结转支出1431万元);当年财政支出52033万元,上解上级支出 7519万元;本年结余1583万元(含结转支出1242万元),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2013年全区财政预算执行及财政工作的主要特点如下:
(一)着力创收,打造优势财政。受重点税源户减收、营改增税收优惠政策等影响,今年财税收入形势十分严峻。面对强大压力,全体财政干部瞄准目标不退缩,强化征管不松懈,培植财源找突破,多措并举,积极应对。一是完善考核机制。对各街道、乡镇和相关职能部门实行财税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制,全程跟踪督查,实行台账式管理,并严格奖罚,将税收专项清查情况与年度班子考核、领导干部考核、单位政绩考核密切挂钩,以此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一切力量,千方百计确保完成全年财税工作目标任务。二是强化税收征管。推进税源清查工作,开展收入稽查和专项检查,以加强税源控管促增收。今年,在区委、区政府组织领导下,开展了财税收入大检查大清缴专项行动,重点对全区范围内房地产和建筑安装业、重点企业、三产服务业、重点工程、高收入群体个人所得税等发票管理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对相关欠税企业和工商户进行清查,全面优化整体税收环境,取得良好成效。三是做好协税护税。按照年初召开的协税护税会议及相关文件要求,财政部门联合税务、工商等部门重点抓好税收摸底工作,建立分析预测制度,每季度定期对辖区内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营业用房出租以及重点项目和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开工、建设及纳税情况进行清理造册,进行收入的跟踪、分析与预测,积极构建和谐征管环境,增强雁峰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四是大力培植财源。积极整合财政资金和政策资源,把握上级政策争取上级资金支持,进一步盘活存量,运用多种方式筹措资金,为政府招商引资工作做好服务,为企业尽力落实财政优惠政策,为全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支持。第五,提升征管质量。非税收入征管实行以票控收,票款同步,直接交款,非税收入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有效提升非税收入征管质量。2013年完成非税收入1761万元。
(二)着力普惠,打造民生财政。财政部门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点,2013年民生支出达到3.13亿元,占全区财政总支出的60.15%。一是优先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全年共安排教育经费9066万元,其中:安排教师绩效工资及生活补贴2344万元,教师住房公积金财政补贴218万元;下拨中央及地方免杂费补助资金 510万元;做好免费教科书发放和大力资助贫困学生的工作,春秋两季享受免费教科书的学生达8144人次,享受金额49万元,发放困难学生生活补助24万元。二是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积极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年拨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费1400万元,并按月及时到位,解决老百姓家门口看病问题。三是完善社会保障和就业体系。共投入1093万元,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筹措企事业养老保险补助资金5740万元,用于全区参保范围内的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拨付低保资金5302万元,实现应保尽保;拨付新农合补助资金、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补助资金、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补助资金共2913万元,缓解了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四是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全年通过“一卡通”及时向农民群众发放良种补贴、粮食直补等16项惠农补贴,共计金额421万元;继续落实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拨付奖补资金98万元,目前已完工13个项目。五是推进城乡设施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城市建设的新要求,我区在可用财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不断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环境卫生治理等项目建设的支持。全年投入90万元用于水利设施建设;拨付2100万元用于先锋街道示范片区提质改造工作。
(三)着力公开,打造阳光财政。按照“便民、高效、公开、公平”的原则,通过深化财政改革进一步促进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行。一是推进“阳光预算”。部门预算范围继续扩大,非税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进一步细化预算项目和推进预算公开,提高政府预算的透明度。二是实行“阳光采购”。政府采购中心从简化程序、节约支出、突出效能、提高效率出发,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资金使用效益,完善操作规程,做好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工作,确保政府采购公开、公正、公平。全年共完成采购金额3700万元,节约资金388万元,资金节约率为10.05%。第三,打造“阳光平台”。进一步推进“金财工程”建设,及时在财政内网信息平台和区政府门户网站更新财政资金信息,在区党政门户网站上公开行政审批和工作情况,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四)着力监管,打造绩效财政。第一,建立安全责任制。把资金安全管理作为财政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局长负总责、班子成员各负其责的责任制度,全面落实安全管理的各项规定。第二,深化财政管理改革。推进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各项改革,不断提高财政信息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第三,加强专项资金监督检查。紧紧围绕财政体制和管理方面容易出现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加强专项资金监督检查,健全“小金库”防治长效机制;惠农补贴全面实现一网发放、一卡通到户;切实加强财政所财务管理、涉农资金管理、社保资金管理、专项资金管理、“三公经费”管理等五项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