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康喜委员:
你所提出的《关于将规划中的“茶园公园”命名为“古汉公园”的建议》已收悉。经研究决定,交办区民政局办理,现办理工作已经全部结束,特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组织情况:
区民政局对提案办理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办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具体办理过程中,按照调查摸底、联系沟通、情况答复“三步走”的工作思路,落实“承办负责制”,做到承办任务、承办人员、办理时间 “三落实”。每一件建议都明确责任领导和具体承办人,采取电话、上门和邀请座谈等多种方式,努力争取100%满意率。
二、问题落实解决情况:
近年来,随着我市城市建设不断推进,城区面积不断扩大,每年新产生大量地名,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为了加强衡阳市地名管理,弘扬和发展衡阳地名文化,提高衡阳地名命名、更名和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标准化水平,提高衡阳地名管理工作的前瞻性,使地名更好地为我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服务,衡阳市民政局在2010年委托衡阳市规划设计院编制《衡阳市城市地名专项规划》。
2014年3月,衡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方案通过住建部审查后,市规划设计院正式启动了《衡阳市城市地名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通过收集资料、实地查勘、走访调研等大量工作,于2014年10月份形成了初稿。为进一步提升地名规划编制水平,突出衡阳地方文化特色,特邀请四位地名专家对形成的地名规划初稿进行逐一把关审核。
2015年8月4日组织20余名专家召开论证会,进行了反复研讨、反复推敲。2015年12月2日通过衡阳市地名委员会审议。
2016年,根据第12次市长办公会议纪要的要求,市民政局对形成的《衡阳市城区地名专项规划》再次进行了调整和修改。5月20日,周小风局长就城区地名规划向海兵市长作了专题汇报,海兵市长充分肯定了地名规划前期所做的工作,并对个别地名和西三环的规划提出了修改意见。市民政局根据市长指示对个别地名进行了修改调整,于8月16-22日在《衡阳日报》进行了公示,收集了数百条宝贵意见。经综合各方面意见,形成了最终的《衡阳市城市地名专项规划(2015-2020)》,报请市政府批准同意后,9月22日在《衡阳日报》公告实施,完成了整个地名命名(更名)程序。
经过我区民政局与市民政局多次到实地查勘,确定了第285号提案中所提的“茶园公园”,已经在《衡阳市城市地名专项规划(2015-2020)》中正式命名为“苗秀公园”。
“古汉”系我市启迪古汉集团的企业名称,按照《衡阳市地名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衡政发[2014]9号)的要求,使用“古汉”属于地名的有偿冠名,为弘扬中医药文化,宣传我市知名的中医药企业,建议启迪古汉集团依照规定向市地名委员会提出冠名申请,我区将依程序根据相关批复和会议纪要,配合市地名委员会做好地名更名相关工作。
三、办理对政府工作的促进情况:
通过该建议的办理,有利于推动衡阳地名管理工作,提高衡阳地名命名、更名和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标准化水平。最后感谢您对我区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雁峰区人民政府
2017年8月8日
责任领导:刘浪涛 承办人:卢雅琴
联系电话:0734-8799092
公开情况:(公开)
抄送:市政府办建议提案科,市政协提案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