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公园
廻雁阁
社区里随处可见的文化墙
3D立体画提升城市品位
白沙洲街道的“微心愿”墙
学校里的国学教育
道路两侧的楼房已改造如新
特变电工
为“幸福雁峰”放歌
短短五年时间,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片段,却注定会在雁峰这片古老而美丽的土地上留下鲜活的印记。
这是波澜壮阔的发展中一抹绚丽的颜色。第三次党代会以来,雁峰区委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切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经济社会发展开创新局面,党风政风建设呈现新气象。
这是恢弘壮观的蓝图上一次充满智慧和勇气的开拓之路: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改革创新加快推进,民生福祉明显改善,执政能力不断提高……雁峰区委、区政府一系列谋划科学、影响深远的举措,向广大人民群众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攻坚克难谋发展,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全面小康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各种困难挑战,雁峰区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准确把握机遇,实现发展提速、实力增强。
经济总量明显扩大。“十二五”末,雁峰区地区生产总值达133.87亿元,年均增速12.6%;财政总收入达16.33亿元,是2010年的1.99倍,年均增长14.8%;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是2010年的2.35倍、2.28倍;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1%。
发展质量不断提升。雁峰区三次产业结构比优化为2.06:49.56:48.38,工业经济逆势增长,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2%;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逐年提高,2015年达到12.2%,税占比连续3年超过95%;新增科技型企业15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30%。
项目建设持续发力。“十二五”期间,雁峰区共开工建设项目208个,累计完成投资405.26亿元,完成征地9454亩、拆迁50余万m2,引进外资1.36亿美元,引进内资90亿元,成功争取衡山科学城落户雁峰,“项目建设年”活动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市先进。
全面小康建设成绩斐然。三年来,雁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分别达81.0%、87.6%、92.1%,32个具体指标中24个实现程度达到100%,连续位列全省第一梯队并领跑衡阳市。
★倾情聚力重建管,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全市首批“文明城区”。
五年来,雁峰区在基础建设、综合整治、规范管理等方面全面发力,成为衡阳市首批“文明城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获评全市第一,新农村建设被评为全省先进。
城市功能明显增强。雁峰区完成衡州大道、蒸阳南路、湘江南路等城市主干道雁峰段的建设和提质改造,大雁峰路网骨架逐步形成;建成南湖公园、营盘山公园和碧桂园、云沙诗意等生态小区,推进东洲岛、植物园、幸福河改造等项目,城市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管理水平持续提升。雁峰区推行城管下街道、乡镇,形成上下共管合力,着力整治群众关心的重点路段、重点部位、重点时段的突出问题,全面推行环卫下社区和公司化清扫,大力推行殡葬改革,城区街道和小区更加干净清爽;严格落实城市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五年共拆除各类违法违章建筑16万余平方米,“两违”建筑存量城区最小,城市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人居环境日益优化。雁峰区实施中心城区街道、小区一年一主题改造计划,实现硬化亮化美化全面提标;完成7个村农网升级改造,农村宽带网、有线电视入户达60%以上,新建20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圆满完成湘江流域保护和治理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建成岳屏砂场并投入运营,区域水域环境得到有效整治;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5.2%,城镇污水处理率达76%,地表水质达标率100%;区治新机关建成并顺利入驻办公,老百姓办事更为方便快捷。
★先行先试求突破,改革创新加快推进,五年新增个体工商户6245户。
五年时间,雁峰区先行先试求突破,改革创新加快推进。
深化改革全面推进。顺利完成新一轮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圆满完成合乡并村和社区合并工作;区属企业改革改制基本完成,一系列企业改制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顺利实施城管体制改革,推进园林、环卫市场化改革;组建律师法律咨询工作室、“和事佬”工作室,法院实行立案登记制,依法有序化解基层矛盾。
万众创新驱动发展。开展投融资机制创新,与建行携手搭建城区首个“助保贷”平台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支持基层服务创新,“微心愿墙”活动、互联网+社区服务等均取得良好成效;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全区共获授权专利572项,特变电工参与完成的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大众创业迸发活力。整合闲置资源,在全市率先创立区级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完善创业服务,支持910个创业主体创业,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540万元;大力培育市场主体,五年新增个体工商户6245户、私营企业764户,分别增长311%和267%。
★共建共享促和谐,民生福祉明显改善,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由55%提高至70.6%。
共建共享促和谐,民生福祉明显改善。雁峰区坚持公共财政向民生倾斜,民生支出连年快速增长,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由55%提高至70.6%,五年累计支出15.76亿元。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十二五”末,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647元,比2010年底增长59.7%;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达15925元,实现翻番;加快推进“精准扶贫”,帮扶脱贫622户、1983人。
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就业工作扎实开展,新增城镇就业2.4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8万人,失业率稳定在4.5%以下;保障体系更为健全,社保、医保、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扩面提质,城乡低保全面覆盖、逐年提标,五年累计发放低保金2.1亿元;安居工程高效推进,完成1287套、14.2万平方米安置房建设,完成棚户区改造4800余套、农村危房改造200余户、廉租住房保障3500余户,发放廉租房补贴3000余万元,群众住房条件得到改善。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成功创建2个国家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镇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2.8%,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全面覆盖;人口计生工作多次获得“国优省模市先”荣誉,“单独二孩”“全面二孩”政策有序实施,“新家庭计划”项目创建为全国试点单位;累计投入8000余万元全力改善办学条件,新建、改扩建校舍面积27300余平方米,组建环南、高兴2个教育集团,中心城区“大班额”问题得到缓解,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评估认定,获得湖南省教育强县(市、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等荣誉称号;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达4.77平方米,群众文体活动多姿多彩,市民健身意识显著增强。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工作多次获评省、市先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有力,五年实现食品药品安全“零事故”,保障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严厉打击各类犯罪,积极创新社会管理,扎实做好信访工作,坚持公正廉洁司法,加大社会治安管理和整治力度,民调全省排位大幅前移,综合治理工作多次获评全省“先进县市区”、全市“平安县市区”,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纲举目张抓党建,执政能力不断提高,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严查腐败分子。
自第三次党代会以来,雁峰区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党建为根基,聚焦主责主业,强化责任落实,执政能力不断提高。
思想根基进一步筑牢。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切实加强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史国史学习宣传,党员干部宗旨意识、发展意识、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涌现出以吉湘林为代表许多有影响力的先进典型。
党的领导进一步加强。配合省委、市委严肃查处衡阳破坏选举案,深刻反思案件的惨痛教训,着力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断加强和改善党对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和人大、政府、政协、统战、群团等各项工作的领导,全区上下心齐气顺,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有效显现。
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全面推行“8+1”党建工作责任制,切实强化基层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和办公用房建设,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推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探索区委常委实名制推荐干部制度、中层副职定期轮岗制度、科级领导干部岗位匹配度综合评价制度,民主集中制得到维护和落实,选人用人风气不断净化,充分激发和调动了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正风肃纪进一步深入。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有力落实,各级党委(党组)及主要负责人主体责任意识进一步强化,纪检监察机关“三转”成效明显;积极配合、全面支持省委巡视组对我区开展巡视,巡视反馈问题和意见整改工作有力落实;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严肃查处腐败分子,五年共查处违纪案件118件118人次,震慑作用显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氛围逐渐浓厚。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雁峰区将继续高扬党建主旋律,加快建设“大雁峰”,昂首阔步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