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转发 > 衡阳动态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0%,衡阳“菜篮子”“米袋子”满满当当

农产品一头连着生产者,一头连着消费者,既事关农民的“钱袋子”,也关系到市民的“菜篮子”“米袋子”。今年上半年,全市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平稳、整体向好,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1.16亿元,同比增长3.0%。

菜篮子量足价稳

这边摊位上,猪肉、牛肉、鸡鸭肉、鲜鱼应有尽有;那边菜架上,青椒、黄瓜、西红柿、白菜、茄子等满满当当……7月31日清晨,记者在高新区三泰菜市场看到,各类果蔬、肉类等农副产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在市场的另一边,自产自销的摊位热闹非凡,本地农户种植的苋菜、豇豆、丝瓜等都广受欢迎。正在挑选豇豆的王双红是菜市场的常客,她告诉记者:“这里的时令蔬菜不仅新鲜,而且种类繁多,无论是家常小炒还是宴请款待,都有合适的选择。”

王双红的感受印证了衡阳“菜篮子”的变化:上半年,全市出栏生猪350万头左右,产能保持平稳,行情回暖。水产品产量为169300吨,同比增长4.6%。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44.87万亩,同比增长3.4%;产量99.43万吨,同比增长3.7%。

夏粮生产量质齐增

7月以来,衡阳各地乡村陆续进入“双抢”时节。农民们抓紧农时,抢收早稻、抢插晚稻,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在衡阳县石市镇石狮村,两台收割机正在金黄的稻田里进行收割作业,伴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金色的稻浪被卷入机械中,切碎的秸秆从收割机尾部搅碎排出,大粒饱满的稻谷尽收囊中。随后,两台收割机停靠在机耕道旁,把饱满的谷粒“哗啦啦”地倒进停在路边等候的货车里。

“合作社流转早稻面积八百三十多亩,亩产四百多公斤,预计早稻产量33万公斤,今年的早稻产量比去年略有增长。”看着一片片金黄的水稻收割归仓,种粮大户曾康高兴地说,自7月9日开镰收割以来,他便采取边收边种的方法,每天合理安排各种农机投入“双抢”。

粮食是民生之本。今年,通过在示范区集成推广应用先进生产技术,示范带动提升水稻单产水平,衡阳的粮食生产任务稳步落实。据统计,上半年,全市完成早稻播种面积235.75万亩,完成162.58万亩中稻移栽。夏收油菜面积300.8万亩,预计油菜产量33万吨左右。播种大豆18.10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5.79万亩。

粮食丰产,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解锁“密码”。今年,我市继续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围绕田块整治、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等重点领域,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2024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国债项目建设任务17.5万亩已全部开工。

产业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产业是农业发展的“引擎”。

我市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错位发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加强农业产业主体培育。截至二季度末,全市新增返乡创业主体11477个,累计443675个,新增返乡创业人员18000人,新增返乡创业投资金额67亿元。蒸湘区雨母山镇获批2024年国家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建设,湖南聚味堂食品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第八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推进农产品生产和初加工、精深加工协同发展,促进就近就地转化增值。”遵照中央精神,我市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截至6月,全市新增培育规模以上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企业20家,实现农业产业农产品加工营业收入519.65亿元,同比增长9.10%;其中规上加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35.99亿元,同比增长9.63%。

农文旅融合也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推进,许多乡村积极培育打造乡村旅游新业态,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当地生态资源、农业资源、文化资源等优势,推动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先后涌现了以香樟园、珠晖金甲梨园、双水湾等为代表的湖南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点),打造了南岳区红星村、衡阳县新桥村、珠晖区堰头村等为代表的乡村旅游重点村。上半年,全市乡村旅游游客数量达140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96亿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