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区政府组成部门 > 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 > 规划计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及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围绕“三个着力”“四大体系”“五大基地”工作抓手,以及“四大创新”“五大开放行动”和“芙蓉人才计划”,区经科信局结合我区工作实际,明确2018年“126”工作思路,即:紧紧围绕“一个核心”,主攻“两项指标”,抓好“六个重点”,举全局之力、集全局之智,推动全区科技创新、工业发展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个核心”:即围绕“省委明年确定的‘产业项目建设年’,大力实施100个重大产业项目、100个重大科技创新项目、100个重大产品创新项目,引进100个500强企业、100位科技创新人才,在全省上下大力营造抓项目兴产业、发展实体经济、加快转型升级的浓厚氛围,真正把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落实到一个个具体项目上,加快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目标,以提升全区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扎实推进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项目建设。
“两项指标”:工业和科技两项指标。1、预计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2、高新企业产值占GDP比重23.5%;3、R&D占比达到3%; 4、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2000万;5、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90件;6、每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达到6.6件左右;7、引进科技创新人才100人;8、科技成果转移转化50项;9、“三供一业”稳步推进,明年将对核工业25公司和272矿大华社区南苑进行移交前的社区改造;10、加强专利执法。
“六个重点”:一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坚持“一区多园”,加快推进与弘湘公司对接,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打造中小企业加速器;与衡山科学城合作,狠抓大数据平台建设、3D打印及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研发,培育医疗养身全产业链条;服务好白沙工业园和综合保税区,加快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改造提升汽车零配件、新型农机、混凝土等传统产业。打造输变电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吸引输变电上下游企业在我区落户投资建厂,培育更多龙头企业,形成规模聚集效益。
二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牢牢把握长株潭衡“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建设,实施制造强省“1274”行动规划,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移动互联网、装配式住宅、汽车制造等产业, 以“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强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引导和培育,建立企业技术研究中心1个,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大力培育创新型和高新技术企业。
三是加强科技对外合作。加大与东部科技强省及国内科研院所、科技园区合作,引进并支持在我区建立各类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抓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明晰科技成果转化产权,科技人才团队的成果转化收益不低于70%。组织企业与高校对接活动5次。加大与科大讯飞的联系,争取湘南片研发基地落户我区。
四是着力培养引进人才。认真落实省、市、区关于引进人才的各类文件精神,紧紧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及新兴产业发展,以“领军人才+团队+项目”等方式,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来雁峰区开展服务。
五是营造创新发展环境。在全区范围内多途径加大科技创新宣传,形成全企创新、全民创新的热潮;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开展知识产权联合执法2次,举办知识产权培训班3期;探索“资本+创新”新路径,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用好阳光天使基金、种子基金、成果转化资金、科技创新资金、应用技术研发资金、专利资助等政府引导性基金和资金,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方位、全链条的金融服务。
六是服务企业转型升级。1、扶优扶强的原则,不断优化完善工业发展奖扶政策,依据企业产值、利润等经济指标,对我区工业企业进行科学划分,做到精准奖扶;2、超前谋划,做好对上衔接,指导企业做好制造强省政策申报工作;3、不断完善领导联系帮扶企业制度,以问题为工作导向,切实提高帮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4、开展专家培训等系列指导活动,按照“有人员、有场所、有设备、有经费、有项目”的要求,指导工业企业开展研发机构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