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区政府组成部门 > 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 > 政策文件
雁峰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三年实施方案
按照省科技厅《关于申报2016年度湖南省第三批科技计划(技术创新引导计划)项目的通知》(湘科规财[2016]6号)申报指南要求,结合我区输变电装备产业发展规模、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发展潜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各方面因素,根据我区实际情况,特制订湖南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三年实施方案。
一、项目名称、承担单位:
项目名称:湖南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
承担单位:衡阳市雁峰区人民政府
二、主要目标
直接成效 围绕我区“十三五”期间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建成先进制造业核心区的发展定位,以输变电装备产业为重点,推进生产技术进步,扩大产业规模,培养产业集群。通过三年的示范区建设,至2019年,我区输变电装备产业产值由107亿元增加到142亿元,实现增长率30%;税收增长1.2亿元,实现增长率20%。三年累计专利申请800件,专利授权480件以上,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达到6.5件,转移转化科技成果150项,技术合同交易额6000万元,引进科技服务机构10家,培育科技创新基地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工程实验室1个、企业技术中心2个、科技创新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1个、科技信息与科学数据共享平台1个、企业孵化器1个,完成科技人员培训4500人次以上,培育重点技术创新团队2个以上,引进专业技术人员70人以上。
第一年度目标:输变电装备产业产值新增10亿元,利税新增4000万元,申请专利240件,其中专利授权140件,转移转化科技成果50项,技术合同交易额2000万元,培养和引进人才10人,建设科技创新基地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工程实验室1个。
第二年度目标:输变电装备产业产值新增11.8亿元,利税新增4300万元,申请专利270件,其中专利授权160件,转移转化科技成果50项,技术合同交易额2000万元,引进科技服务机构5家,培养和引进人才25人,建设科技创新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1个、企业技术中心1个。
第三年度目标:输变电装备产业产值新增13亿元,利税新增4900元,申请专利290件,其中专利授权180件;转移转化科技成果50项,技术合同交易额2000万元,引进科技服务机构5家,培养和引进人才35人,建设科技信息与科学数据共享平台1个、企业孵化器1个、企业技术中心1个。
间接成效 通过三年的项目建设,输变电产业完善以特变电工、金杯电工、恒飞电缆等企业为龙头,加强变压器、互感器、开关、计量箱、组合成套电器、电线电缆等关键系统和部件企业的培育发展,重点发展高端电缆、柔性交流输电设备、输电线路监测装备、高压开关设备、特高压变压器(1100KV)、特种变压器等产品,打造国家输变电高新技术产业制造基地,并可以对衡阳周边县区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可持续发展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重点任务
1、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建设。围绕区内输变电产业发展,加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建设,促进输变电产业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到2019年,新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工程实验室1个、企业技术中心2个,建好恒飞电缆的湖南省线缆材料与线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特变电工南方输变电科技产业园、金杯电工核电电缆产业园。
2、加快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以区内“产学研”示范基地为基础,通过政府牵线搭桥,由特变电工、金杯电工、恒飞电缆等企业牵头与合作高校、科研院所成立“湖南省输变电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围绕输变电产业高端技术研究、关键设备开发、技术与产品标准制定、重点联合技术项目攻关等主题,联合开展创新活动。
3、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建设。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和众创空间,集中力量打造 “一站式”输变电产业服务综合体,根据企业需求提供技术咨询、成果转化、成果推广、知识产权服务、信息情报收集、技术成果交易和登记、产品检测、金融投资、人才培训等专业服务。
4、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库和企业技术需求库的建设。一是依托输变电产业技术联盟,建设“输变电产业成果和技术需求数据库”,收集区内外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最新技术成果。二是推动整合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学数据等基础条件平台资源,大力鼓励在衡高校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向区内企业开放仪器设备等资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5、加快“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推动雁峰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的建设,推广和完善在线技术交易、技术咨询、技术评估以及人才、信息沟通等内容的技术服务。
6、加快科技服务机构建设。一是培育一批开展科技创业服务、生产力促进、科技评估与咨询、知识产权、技术产权交易活动的科技服务机构。二是培育一批知识产权、成果交易、投融资服务等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拓展创意设计、增值服务、产业链管理、技术孵化等服务功能,使我区科技服务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三是建立专业型检验检测机构,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建设检验检测服务平台,促进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为输变电产业链关联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提供分析测试、检验检测、技术咨询等服务。
7、加快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积极推进雁峰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和创新型技能人才培育工程,加大对学科带头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产业发展领军人物的引进力度,广泛开展与衡阳职业教育学院、衡阳技师学院、衡阳技工和职业学校人才订单培养计划,争取用3年时间,引进学科带头人20名,培育各类技工人才5000名。
四、重点项目
本项目建设拟支持4个技术转化体系建设项目和4个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具体如下:
(一) 产业培育成果转移转化项目
重点建设输变电产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战略联盟、特种变压器行业关键技术转化体系、特种电线电缆行业关键技术转化体系和特种绝缘材料、电气开关、互感器等配套行业关键技术转化体系建设。项目总投资14367万,其中申请省级财政拨款450万元,区配套经费1100万元,企业自筹12817万元。项目支持方式为区配套经费前置投入和省级财政拨款奖励性后补助。
1、组建输变电产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战略联盟
联盟经费来源包括联盟筹建的政府补助资金、通过联盟获取的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补助资金配套经费、联盟成员会费。
主要任务:紧密结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重点支持输变电装备发展的规划要求,立足输变电技术领域专项技术与共性技术瓶颈,通过合作攻关,依靠自主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解决输变电领域尖端技术,做大、做强我区输变电装备产业,联盟成员均处于输变电各细分行业的龙头或核心骨干地位,按照技术创新链条的不同阶段按照优势互补进行合理分工,通过强强联合最终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链条,联盟以国家战略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的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实现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在战略层面的有效结合。
责任单位:雁峰区经科信局
承担单位: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
联盟单位:金杯电工有限公司、湖南长高高压开关集团股份公司、衡阳恒飞电缆有限责任公司、新鑫电力特种变压器有限公司、威胜电气有限公司、湖南恒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衡阳恒泰·衡阳市南方互感器有限公司等17家企业。
组织方式:联合实施
支持方式:奖励性后补助
考核目标:
第一年:整合联盟内部的有效资源,联盟成员单位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和中试基地应对联盟其他成员单位实行优惠使用,保持联盟内科技资源的高利用率,逐步建成高水平公共技术平台和试验基地;申请专利240件,其中专利授权140件;转移转化科技成果50项,技术合同交易额2000万元;培养和引进人才10人。
第二年:建立和完善联盟合作攻关机制,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进程,提高输变电行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输变电产业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升级,建立联盟公共服务网络平台1个,申请专利270件,其中专利授权160件;转移转化科技成果50项,技术合同交易额2000万元,培养和引进人才25人。
第三年:建立科学的奖励机制,采取联盟创新技术受用方提取一定比例的成果转化奖励基金建立该基金,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进行奖励,激发科技人员的持续创新潜能的发挥,申请专利290件,其中专利授权180件;转移转化科技成果50项,技术合同交易额2000万元,培养和引进人才35人。
实施期限:2016年9月-2019年9月
2、特种变压器行业转化体系建设
项目总投资2752万元,其中申请省级财政拨款200万元,区配套经费400万元,企业自筹2152万元。省级财政拨款200万元是以奖励性后补助的方式实施。
主要任务:攻克特高压变压器关键核心技术,掌握特高压变压器模块化设计技术、解体运输及现场组装技术、绝缘技术、抗短路能力提升和降低损耗技术等关键技术和核心工艺,申请专利30项,转移转化科技成果15项,实现新增产值4.3亿元,新增税收1720万元。
责任单位:区经科信局、区金融办、区发改局、区财政局、白沙洲街道
承担单位: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
关联单位:衡阳新鑫电力特种变压器有限公司、国力变压器有限公司、湘电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输变电电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湖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等
组织方式:联合实施
支持方式:奖励性后补助
绩效目标:
第一年:预计项目投入1017万元,完成特高压变压器模块化设计技术、解体运输及现场组装、绝缘技术、抗短路能力提升和降低损耗技术、电磁场分析计算、现场拼装和干燥等关键技术和核心工艺研究及开发,申请专利10项,转移转化科技成果5项,实现新增产值5000元,新增税收200万元。
第二年:预计项目投入670万元,进行样机产品图纸的设计,工艺方案、试验方案的制定,完成项目产品特高压变压器样机试制,申请专利10项,转移转化科技成果5项,实现新增产值8000万元,新增税收320万元。
第三年:预计项目投入465万元,新产品技术性能值达到项目技术质量目标并实现新产品产品批量化生产,申请专利10项,转移转化科技成果5项,实现新增产值3亿元,新增税收1200万元。
实施期限:2016年9月-2019年9月
3、特种电线电缆行业转化体系建设
项目总投资1615万元,其中申请省级财政拨款150万元,区配套经费400万元,企业自筹1065万元。省级财政拨款150万元是以奖励性后补助的方式实施。
主要任务:通过对特种电线电缆行业关键技术转化体系建设的实施,攻克超低温特种信号电缆的关键核心技术,掌握橡胶基料改性材料的变量、特种补强材料变量及其他原材料变量对护套胶料性能的影响以及配方优化的关键技术,完成环保型超低温特种信号电缆项目的产品研制,填补超低温特种信号电缆产品的空白,成功应用于国防军工或国民经济发展中,掌握轨道交通用绿色环保电缆工艺设计技术、材料验证技术、试验分析及研究技术等关键技术和核心工艺。申请专利30项,转移转化科技成果15项,实现新增产值20.15亿元,新增税收8060万元。
责任单位:区经科信局、区金融办、区发改局、区财政局、黄茶岭街道、白沙洲街道
承担单位:金杯电工衡阳电缆有限公司
关联单位:衡阳恒飞电缆有限责任公司、衡阳三三融信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大学、上海电缆研究所
组织方式:联合实施
支持方式:奖励性后补助
绩效目标:
第一年:预计项目投入550万元,申请专利10项,转移转化科技成果5项,实现新增产值3.2亿元,新增税收1280万元。
第二年:预计项目投入300万元,申请专利10项,转移转化科技成果5项,制定产品企业标准一份,实现新增产值6.65亿元,新增税收 2660万元。
第三年:预计项目投入215万元,实现产品批量化生产,申请专利10项,转移转化科技成果5项,实现新增产值10.3亿元,新增税收4120万元。
实施期限: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
4、配套行业关键技术转化体系建设
项目总投资9900万元,其中申请省级财政拨款100万元,区配套经费200万元,企业自筹9600万元。省级财政拨款100万元是以奖励性后补助的方式实施。
主要任务:集成创新输变电关键技术,以做优、做强变压器、电线电缆,做大电气开关、绝缘材料、电力自动化设备、互感器等产业,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重点发展特高压交直流变压器和开关、智能变压器、智能开关、智能组件、合并单元、测控装置、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等,广域、站域控制继电保护系统、数字化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等关键技术,以及先进绝缘材料等, 优化产业创新链条,促使中小企业为输变电产业配套转型,以推动产业技术和产业化能力升级。申请专利30项,转移转化科技成果20项,实现新增产值5.8亿元,新增税收2328万元。
责任单位:区经科信局、区金融办、区发改局、区财政局、黄茶岭街道、白沙洲街道
承担单位:湖南恒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特变电工湖南智能电气有限公司、衡阳恒泰·衡阳市南方互感器有限公司
关联单位:华翔翔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衡阳市三益电工设备厂、衡阳市南光光电仪器厂、衡阳市旭光电工配件有限公司等
组织方式:联合实施
绩效目标:
第一年:预计项目投入7060万元。申请专利10项,转移转化科技成果6项,实现新增产值1.6亿元,新增税收640万元。
第二年:预计项目投入1340万元。申请专利10项,转移转化科技成果7项,实现新增产值1.92亿元,新增税收768万元。
第三年:预计项目投入1200万元。申请专利10项,转移转化科技成果7项,实现新增产值2.3亿元,新增税收920万元。
(二)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重点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一区三园”服务体系和人才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总投资18850万,其中申请省级财政拨款450万元,区配套经费900万元,企业自筹17500万元。项目支持方式为前置投入和奖励性后补助。
1、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
项目总投资450万,其中省级财政奖励性后补助150万元,区配套经费300万元。省级财政拨款150万元是以奖励性后补助的方式实施。
主要内容:建设输变电产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技成果交易市场,搭建具有科技成果展示、发布、洽谈、评估、交易等专业化功能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综合服务平台,大力支持初创期科技企业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创新金融扶持手段,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资金保障,支持有条件的技术转移机构与天使投资机构、创业投资机构、地方产业基金等合作成立成果转化专项基金。
责任单位:区政府办
承担单位:区经科信局、区财政局、区工业聚集区管委会、区人社局
组织方式:联合实施
支持方式:财政拨款,用于平台的建设和初期运营。
绩效目标:开发1个科技成果转化网络信息服务系统,汇聚输变电产业供需信息600条;举办科技成果对接服务20次,组织科研机构、行业专家、金融服务机构等来雁开展成果转化对接服务活动;引进10家以上服务机构,为产业链企业提供500余次技术服务。
第一年:预计投入120万元,进行平台基础建设,立足输变电产业,辐射周边,拓展招商渠道。以高等院校的师生、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高科技企业的技术人员或技术团队、掌握核心技术的人员,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个人或单位等为重点招商对象。
第二年:预计投入100万元,为入驻企业提供基础服务:包括协助企业开办;协助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协助企业引进人才,组织开展各类培训;协助企业融资、信息发布、专利转让等。
第三年:预计投入80万元,平台建设升级,在孵企业初步见效:根据在孵企业特点,完善扩展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场地、商务设施等,为在孵企业提供专业服务,协助企业获得政府扶持资金、申请担保贷款、企业直接融资与风险投资结合等。
实施期限: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
2、输变电产业链服务基地建设项目(雁峰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
项目总投资9400万,其中申请省级财政拨款150万元,区财政配套经费300万元,企业自筹8950万元。省级财政拨款150万元是以奖励性后补助的方式实施。
主要内容:打造雁峰区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旨在吸引行业高端人才,集聚一批输变电产业链的科技服务企业,积极引导和加快推动我区输变电产业创新发展。
责任单位:区经科信局
承担单位:区财政局、区工业聚集区管委会、湖南领湘集团
组织方式:联合实施
支持方式:财政拨款,用于平台的建设和初期运营。
绩效目标:建成1个创新创业孵化基地、1个众创空间、1个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引进先进的创业孵化理念,形成人才洼地。
第一年:预计项目投入6240万元,对原雁峰区武装部、区财政局办公楼,合计约3000平方米进行基础设施改造建设。
第二年:预计项目投入1480万元,创新发展模式,加快雁峰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种子培育计划,建设好众创空间,采取注册在孵化基地,生产、办公在孵化基地外的模式,壮大入孵企业队伍;引进技术转移机构、中介服务机构2家以上。
第三年:预计投入1230万元,争取入孵企业总数达到80家以上,争创省级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引进技术转移机构、中介服务机构3家以上。
实施期限: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
3、“一区二园”示范基地建设
基地总投资8850万元,其中申请省级财政拨款100万元,区财政配套经费200万元,企业自筹8550万元。省级财政拨款100万元是以奖励性后补助的方式实施。
主要内容:以输变电支柱产业为依托,以工业项目集聚区管理委员会为发展平台,打造“一区二园”工业发展模式。支持和推动工业项目聚集区、特变电工南方输变电科技产业园、金杯电工核电电缆产业园的建设,推动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交通、给排水、能源、网络等设施建设,吸引输变电产业上下游配套企业向一区两园聚集。
责任单位:区政府办
承担单位:区工业聚集区管委会、区经科信局、区财政局、白沙洲街道、特变电工南方输变电科技产业园、金杯电工核电电缆产业园
组织方式:联合实施
支持方式:财政拨款,用于平台的建设和初期运营。
绩效目标:引进产业链企业20家,吸引行业科研人员20位, 建成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全面开展专业化的服务,培育1个科技信息与科学数据共享平台、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引进建立1个行业检验检测机构,为社会提供500个以上的就业岗位。
第一年:预计项目投入6230万元,对“一区两园”厂房、周边设施进行改造建设。
第二年:预计投入1460万元,引进5家以上企业入驻园区,提供200个以上的工作岗位,新增销售收入1050万元,新增利税300万元。
第三年:预计投入860万元,引进15家企业入驻园区,提供300个以上的工作岗位,新增销售收入3000万元,新增利税900万元。
实施期限: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
4、人才服务体系建设
项目总投资150万,其中省级财政奖励性后补助50万元,区财政配套经费100万元。省级财政拨款50万元是以奖励性后补助的方式实施。
主要内容:以重点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完善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建立技术人员培养基地,积极对接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重点人才工程,大力引进专业技术人员;依托省内高校教学资源进行“定期”或“不定期”人才培养;完善“互联网+”创新创业人才服务体系,培养一批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鼓励人才来雁实施技术转移,引导更多高技能科技人才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活动,加速创新创业人才聚集。累计引进高级技术人才10名以上,培养专业技术人才150人以上。
责任单位:区人社局
承担单位:区委组织部、区工业聚集区、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商务局、区经科信局
组织方式:联合实施
支持方式:财政拨款,用于平台的建设和初期运营。
绩效目标:
第一年:项目投入60万元,引进高级技术人才2名,培养专业技术人才50人以上;
第二年:项目投入20万元,引进高级技术人才3名,培养专业技术人才70人以上;
第三年:项目投入20万元,引进高级技术人才5名,培养专业技术人才80人以上;
实施期限: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
五、经费预算
项目建设总投资金额37891万元,现已投资金额4674万元,计划新增投资金额33217万元(其中:省科技厅拨付专项资金900万元,市区配套资金200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30317万元)。专项资金按5:5的比例投入到重点项目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中。
表1:经费预算总表
计划投资总额 | 37891万元 | ||
已完成投资 | 4674万元 | 其中:企业自筹 | 4674万元 |
计划新增投资 | 33217万元 | 其中:企业自筹 | 30317万元 |
省级专项经费 | 900万元 | 市区配套资金 | 2000万元 |
表2:三年总预算
项目 归类 | 重点项目名称 | 资金主要用途 | 计划投资(万元) | |||
小计 | 省财政拨款 | 市区财政配套 | 自筹 | |||
产业培育成果转移转化建设项目 | 输变电产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战略联盟建设 | 奖励性资助 | 100 | 100 | ||
特种变压器技术转化体系建设 | 设备费 | 246.8 | 246.8 | |||
建设及材料费 | 1622 | 1622 | ||||
测试化验加工费 | 16.2 | 16.2 | ||||
燃料动力费 | 120 | 120 | ||||
其他 | 147 | 147 | ||||
奖励补助及区财政配套资金 | 600 | 200 | 400 | |||
特种电线电缆技术转化体系建设 | 设备费 | 260 | 260 | |||
建设及材料费 | 640 | 640 | ||||
技术应用费 | 50 | 50 | ||||
测试检验费 | 50 | 50 | ||||
其他 | 65 | 65 | ||||
奖励补助及区财政配套资金 | 550 | 150 | 400 | |||
配套行业技术转化体系建设 | 设备费 | 5470 | 5470 | |||
建设及材料费 | 2050 | 2050 | ||||
技术应用费 | 1130 | 1130 | ||||
其他 | 950 | 950 | ||||
奖励补助及区财政配套资金 | 300 | 100 | 200 | |||
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 雁峰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 | 平台建设费 | 150 | 150 | ||
设备费 | 100 | 100 | ||||
成果推介活动费 | 80 | 30 | ||||
咨询费 | 10 | 10 | ||||
其他 | 10 | 10 | ||||
奖励补助 | 150 | 150 | ||||
输变电产业链服务基地建设 | 基建费 | 7600 | 7600 | |||
平台维护费 | 1000 | 1000 | ||||
其他 | 350 | 350 | ||||
奖励补助 | 450 | 150 | 300 | |||
一区两园基地建设 | 基建费 | 5323 | 5323 | |||
设备费 | 2948 | 2948 | ||||
其他 | 279 | 279 | ||||
奖励补助 | 300 | 100 | 200 | |||
人才服务体系建设 | 平台建设费 | 30 | ||||
设备费 | 70 | |||||
奖励补助 | 50 | |||||
合计 | 33217 | 900 | 2000 | 30317 |
表3:年度预算
项目 归类 | 重点项目 | 计划投资(万元) | |||
总投资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
产业培育成果转移转化建设项目 | 输变电产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战略联盟建设 | 100 | 20 | 30 | 50 |
特种变压器技术转化体系建设 | 2752 | 1197 | 850 | 705 | |
特种电线电缆技术转化体系建设 | 1615 | 680 | 480 | 455 | |
配套行业技术转化体系建设 | 9900 | 7120 | 1400 | 1380 | |
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 雁峰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 | 450 | 170 | 150 | 130 |
输变电产业链服务基地建设 | 9400 | 6430 | 1660 | 1310 | |
一区两园基地建设 | 8850 | 6320 | 1550 | 980 | |
人才服务体系建设 | 150 | 80 | 35 | 35 | |
合计 | 33217 | 22047 | 6170 | 5000 |
六、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书记任政委,区长任组长,常务副区长任常务副组长,相关领导任副组长,区纪委、区委办、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编办、区科协、区政府办、区发改局、区经科信局、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区审计局、区安监局、区法制办、区金融办、工业聚集区、工商行政管理局雁峰分局、雁峰国税分局、雁峰地税分局、国土资源局雁峰分局、城乡规划局雁峰规划分局、环保局雁峰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雁峰分局、岳屏镇、先锋街道、天马山街道、雁峰街道、黄茶岭街道、白沙洲街道、湘江便民服务中心等相关单位为成员的雁峰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指导协调全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各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经科信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具体日常事务性工作。并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工作列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党政主要领导组织半年一次对项目开展实地调研和召开专题会议,部署研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工作,积极协调解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听取进度汇报,讨论、完善和进一步改进具体措施。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分工协作,明确职责和任务目标,有效整合各方资源,为企业和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机构、科研机构、金融等机构之间架起桥梁,提供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企业技术、产品成功升级。
2、强化科学保障。聘请一些输变电行业知名专家组成顾问团,建立重大决策专家咨询制,为雁峰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三年实施方案提供科学支撑和技术保障。进一步完善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资源管理开发和激励机制,激发科技人员研发新产品、新技术的潜能,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
3、强化资源配置。资源配置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对每一个项目严把质量关,让政策资金切实用到符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项目中;另一方面是为科技成果转化型企业合理地提供办公环境,园区资源,人才培训等方面的资源。
4、强化监督检查。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跟踪分析,对经济增长速度、发展质量、人民生活等重点指标进行预警监测,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报告制度,对规划纲要及各专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区纪委要对各相关部门的责任落实和工作推进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区审计局要对区政府配套资金和省里的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查,确保资金落实到项目。
5、强化考核机制。制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考核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分解到相关部门,领导小组要定期对责任单位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督查,并作为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6、责任分工。
序号 | 任务 | 责任部门 |
1 | 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 | 区政府办、区经科信局、区工业聚集区管委会、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金融办、各街道、镇、便民服务中心 |
2 | 推动众创空间专业化发展 | 区政府办、区经科信局、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工业聚集区管委会、各街道、镇、便民服务中心 |
3 | 发展技术转移金融服务体系 | 区金融办、区政府办、区发改局、区经科信局、区财政局、各街道、镇、便民服务中心 |
4 | 开放研发机构、建设创新基地 | 区政府办、区发改委、区经科信局、区财政局、区工业聚集区管委会、各街道、镇、便民服务中心 |
5 | 加快科技成果的信息汇集与开发,形成一批“科技成果包” | 区经科信局、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工业聚集区管委会 、各街道、镇、便民服务中心 |
6 | 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制机制 | 区政府办、区经科信局、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工业聚集区管委会 、各街道、镇、便民服务中心 |
7 | 实施人才引进计划 | 区政府办、区人社局、区财政局、区经科信局、各街道、镇、便民服务中心 |
8 | 加快企业研发园和技术转移机构建设 | 区政府办、区发改局、区经科信局、区财政局、区金融办、各街道、镇、便民服务中心 |
9 | 组织实施一批产学研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培育产学研合作示范企业 | 区政府办、区经科信局、区财政局、各街道、镇、便民服务中心 |
雁峰区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