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乡、镇街道 > 白沙洲街道 > 政策文件
一、《规划》的编制背景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省委也就生态红线划定作出了部署。生态红线的核心是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红线,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家形象地把森林生态系统喻为“地球之肺”、把湿地生态系统喻为“地球之肾”。 因此,科学划定林业生态红线是强化森林资源、湿地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管理的有效举措,是推进全市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绿色衡阳建设的重要保障。
二、《规划》的主要内容
《规划》明确了全市林业生态红线划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法律法规,结合目前衡阳市林业生态的现状划定了到2025年,全市林地面积保有量不少于780000公顷(1170.00万亩)的林地红线,森林面积保有量不少于706500公顷(1059.75万亩)的森林红线,湿地保有量不少于48120公顷(72.18万亩)的湿地红线,共三条林业生态红线,并根据林业生态脆弱性、生态区位重要性以及林地生产力等指标,对林地和森林进行系统评价定级,划定为一级、二级和三级3个保护等级。对于我市划定为林地、森林、湿地保护一级红线的区域,严格保护,禁止开发利用。对于划定为林地、森林、湿地二级保护红线的区域,保护为主,限制开发利用。对于划定林地、森林、湿地三级保护红线的区域,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适度开发,可持续利用,制定了相应的保护管理措施。
三、《规划》的目的
1、划定衡阳市林业生态红线保护规划,确定并公布衡阳市林地、森林和湿地红线,明确衡阳市林业生态红线保护分级划定及相应的分级保护管理措施,保障林业生态安全。
2、推动建立林业生态红线目标责任制,拟定出台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离任森林资源保护审计评估指标体系,开展领导干部离任森林资源保护责任审计,将森林资源保护审计指标纳入干部考核体系中,与领导干部的提拔任用挂钩,保证林业生态红线保护的高位推动。
中共衡阳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4年工作要点及责任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