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区政府信息公开 > 财政资金 > 本级预决算公开
雁峰区2023年财政决算(草案)
2024年7月25日在雁峰区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
雁峰区财政局局长 刘 煜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报告雁峰区2023年区级决算(草案),请予审议:
一、2023年财政决算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及平衡
收入方面:2023年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41906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14.69%,相比2022年同口径增长7.46%。
支出方面:2023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1.78亿元,同比增长15.11%。主要支出科目完成情况和重点支出政策详见附表一。
收支平衡:全区收入总计139982万元,支出总计128173万元。收支相抵后,年终滚存结余11809万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11809万元),与向区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报告的收支相比无差异,具体见附表二。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
区级基金预算收入118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4806万元,基金支出25864万元。全区基金收入总计27674万元,支出总计26374万元,收支相抵后,年终结余1300万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1300万元),具体见附表三。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
区级国有资本经营上级补助收入68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68万元,收支平衡,具体见附表四。
(四)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决算
2023年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11135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0339万元,当年收支结余796万元,累计结余4728万元,具体见附表五。
(五)债务规模及还本付息
规模及结构:截至2023年12月底,我区全口径债务总额(未含保交楼专项资金)164662万元,其中政府债务84662万元,占比51.41%;市财政转贷棚改专项债券77600万元,占比47.13%;抗疫特别国债2400万元,占比1.46%。
新增债务资金安排情况:2023年新增政府债券10700万元,其中新增专项债券8800万元,新增一般债券1900万元,具体见附表六。
政府债务偿还情况:2023年,区本级还本付息3194万元,其中:还本644万元(省财政下达再融资债券643万元,安排预算资金偿还本金1万元),付息2550万元。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本级预备费安排情况:2023年预算安排预备费2998万元,主要用于突发事件处置等难以预见开支,具体见附表七。
转移支付情况:2023年,上级补助我区74028万元,增加15249万元,同比增长25.94%。一是税收返还5026万元。二是一般性转移支付44633万元,增加3464万元,增长8.41%,具体见附表八。三是专项转移支付24369万元,增加11785万元,增长93.65%。
区级重大投资:争取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1949万元,较上年增加976万元。
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情况:2023年底,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748万元,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当前余额3674万元。
预算周转金情况:年末余额149万元,没有变化。
结转资金情况:一般公共预算结转下年支出11809万元,主要是上级年底下达资金,及需继续实施的项目支出等。
草案在报区政府审批及区人大常委会审查之前,已经审计部门审计。
二、2023年财政工作情况
1.加强财源建设,服务高质量发展。将财源建设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工作有机衔接,累计完成市区两级税收8.6亿元,增幅连续11个月排名四城区第一,是唯一实现正增长城区。认真落实上级系列惠企政策措施,增值税留抵退税达7922万元,拨付惠企财政资金1311万元。盘活资产规模23540万元,获全省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告工作先进单位。
2.聚焦重点工作,保障民生福祉。多渠道支持企业稳岗扩岗、个人创业就业,保障就业资金1192万元。全年教育支出18466万元,其中,义务教育经费5623万元。统筹安排乡村振兴衔接资金2104万元,用于支持乡村振兴;通过“一卡通”平台累计发放补贴6879万元,惠及补贴对象近10.92万人次。城乡居民医保补助提高到每人670元/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提高到每人85元/年,残疾人两项补贴提高到每人90元/月。筹措资金4579万元用于支持老旧小区改造、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等。
3.强化财政管理,严格风险防控。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坚持“三保”优先的安排顺序,全年落实“三保”支出8.2亿元。健全财政资金管理规章制度,创新优化监督方式,加强与纪委、审计等部门协作,形成监督合力。全年化解隐性债务2.5亿元,在全市率先实现“隐债清零”,获2023年度省政府真抓实干财政改革工作成效突出地区表扬奖励。
4.坚持改革创新,提升管理水平。建立节约型财政保障机制,全年完成各类政府投资项目审查73个,节约资金2800万元,审减率15.39%。完成16个部门整体支出及56个债券项目绩效评价。持续强化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获评预算管理一体化考核全省先进县市区。全力打造“经营、节约、绩效、安全”四型财政,获评省政府财政管理改革真抓实干表扬激励等省市荣誉表彰13个。